借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的那本书写的标题,我想这段岁月算的上是我人生的黄金时代…
篇章一
好久没说话了,对于一个表达欲极其强烈的我已经不知不觉沈默许久。我也说不出来为何不想发文了,或许是没有了之前的热情;或许是从未有过的迷茫;或许是长一岁的“成熟”;或许是纯粹就是因为累了…
最近想了什么
之前,从未觉得玩手机是一件这么无聊的事,突然给这么大一段时间来玩手机竟然最后剩下的感觉只有失落。
这阵子大概用尽了小半辈子的愤怒,甚至到了现在竟然出现了越来越麻木的感受,太多的人值得被铭记了。
因闲暇时间比较多,最近斯克林太多关于自己未知的领域,从 圣经八卦
到 量子力学
,从 苏美尔文明
到 外星文明创造论
,从小就立志当一个科学家的我,虽然没有实现曾经的那些理想,但是或许最近也想笃定了一些之前对于我们这个星球的一些疑问。
就如同莎士比亚的那句 to be or not to be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还有哲学的那个经典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是三维生物,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最近看了什么
最近看了一部十年前的抗日剧**《我的团长我的团》***[1]*** ,起初被安利是在B站的一个关于疫情的剪辑合集上,其中的很多台词击中了我,看完心情五味杂陈,当时上学没看这部剧是个遗憾,但是如果当时看了或许也不懂编剧在表达什么,今天在看依然经典。
团长 里面的一些台词着实棒,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我的团长我的团》
它是我心中抗日剧的最好的作品了,里面对于我们民族的剖析时至今日依然受用。
最近也在追几本书,没有看完都是看了一部分,上面提到的一些想法也是在这些书中得到的一些启发。
- 《21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 《地球编年史:第十二个天体》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
争取尽快读完,有机会可以分享一下一些想法和思考。
最近研究的一些工具
因为要制定一些计划,所以在寻找一些国内外优秀的GTD应用,最近发现了国外的两款产品很受用:
第一个是 Notion,Notion 是一款将笔记、知识库和任务管理无缝整合的协作平台。与印象笔记、Bear 一样,Notion 本质就是一款数字笔记,各方面内容都差不多。但 Notion 有个创意功能很给力:块组件(Block),支持将笔记分成很多种类型不同的块,并能够在布局上随意拖拽、嵌套排版。
第二个是 Slack,它是一款团队交流管理产品,相比钉钉和企业微信的繁杂,Slack更像一个团队社区,可以把团队之前交流的记录以社区的形式沉淀下来。最近加入了一些Workspaces在试用,初步体验很不错。
尾巴
决定结局的不是勇气和逻辑,而是怯懦、茫然和犹豫不决。有人不怕死,但没有人不想活…
篇章二
新冠专治各种不服,我们唯独不能轻视它。
写在前面
回想2020年初,到现在简直就跟一场梦一样,我是没有想到我们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世界,是这么脆弱。
时下被引用的可能就是黑格尔
的那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这个现象或许从生物学角度上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寿命实在是太短暂了,长寿者也不过百年。即使长寿者也不能记住这一辈子的重要经历,所以寿命短造就了我们人类的擅长遗忘和注定的短视。
如果真的存在观察我们的更高级文明,或许看到人类这样真的会发笑,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呢。
一勺思考
自己在家隔离的这段日子,要说进步就是厨艺吧。每天逼着自己去做饭,做饭成了每天最有存在感的事情后才明白,曾经那些所谓的追求也不过是一口吃的。想想这就有点失落,谁小时候没有自命不凡呢,可是生活终究会告诉你我真相。
蛮多人还在这时候乐观的寻找机会,可是所有事实都说明新冠病毒还会陪伴我们一段时间。这或许因为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而这种不同的原因也都是喜好的媒体带来的偏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乱世出枭雄,我们这代人或许会孕育出一个伟大人物出来。希望人类能在这次疫情过后能再技术爆炸
一下,毕竟这才是让我们走向更遥远未来的根本。
种族主义
新冠病毒也让我们看到种族主义和本位主义在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严重,傲慢的欧美人自以为的文明也不堪一击,大概他们忘了自己也是人。新冠病毒是无差别的攻击,而且还专治各种不服。这点在英美很多人身上显示的尤为深刻,很难想象《圣经》的启示录,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启示。
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如同欧美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会在亚洲爆发的流感一样,现在轮到欧美大流行,很多人开始嘲笑他们来了,或许这是一种反击。可是我们又和他们有何不同呢?我们也忘记了我们都是人。欧美经济崩盘了很多人嘲笑,自以为我们就会趁此良机赶超他们,可是仔细想想,这现实吗…
尾巴
这个世界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与所有人紧密相连的,人类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地球上,我们有责任互相互助,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人类的终点也就到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篇章三
生活啊,生活!
写在前面
我已经忘了17年前,对待非典的感受了,毕竟那个时候太小,总体来说没有太多关于传染病的感受。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记录点什么这么方便,现在对我来说就是模糊的记忆。不过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这边境省来说,没有一例确诊。
卷土重来
新闻上很多专家说,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这个病的准备。我还想琢磨着过一段时间囤点一些必要的东西,这样防止后续我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跟之前一样,我还是没有预料这第二波对我们这来的是如此之快,人们仿佛还没有缓过神来,就迎来了第二波反弹,我也是,还是有点措手不及。
各种流言蜚语也相继接踵而来,可是,人们没有之前那么怕了。勇敢也好,麻木也罢,生活总要继续。
以前还总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是被历史遗忘的一群人,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现在看看那种声音似乎有点可笑,因为安逸自古以来是不长久的。新冠这只蝴蝶给带来的影响或许会一直伴随我们这代人的一生。
切身的体会,现在失业的人越累越多,对经济的影响或许会比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创伤后劲更大。所以,新闻让我们慢慢接受了,和它长期战斗的准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挣钱更重要,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这次是一次洗牌,至于未来是怎样没人能预测。
上帝或许在偷偷看着我们,他在看我们人类走向哪里。
可是人类终究不可能学会用爱去化解危机,不同的人种的“隔离”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可是回头来想,我们看到黑猫和白猫会认为他们不是一个“种族”嘛,估计上帝在看到各种颜色的猫打起架来,会笑起来吧。
尾巴
悲观者永远正确,因为失败永远都是必然,成功毕竟是个偶然事件。所以做好最坏的打算,怀揣着沉稳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日子。
这也是个好时机做好自我反思,这么大段的日子希望自己不要荒废,无限进步。
篇章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总要留下点什么…
写在前面
上次记录还是在三个月前,三个月过去了,国内发生了很多改变,部分地区零星的疫情还在陆续出现。但现在随着防控的常态化,应对能力以及应对规范都比较成熟,乐观估计国内很难出现大范围的爆发,随着我们对新冠的了解,人们也没有之前那么的恐慌。
相比几个月前每天都看疫情的数据,现在基本不怎么关注了,可是这不代表新冠离我们远去,全球现在已经累计确诊1668万。开始乐观的估计夏天就会消失的病毒不仅没有减弱,而且正在全世界肆虐。
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日子了。
百年变局
就像《权力的游戏》中小指头的一句台词:“混乱不是深渊,混论是阶梯,只有攀爬才是我们的全部”。
生活真实
自3月以来,我就独自一人生活,经过这段时间非常态的生活才让我发现我之前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正常。之前几乎不怎么自己做饭,得易于外卖的方便我基本就是订饭,久而久之就没有怎么训练做饭这项必备的生活技能,现在对“生活就是菜米油盐”有了具体的感受。
时光飞逝,现在做饭越来越娴熟了,可见什么事还是得坚持,可是懒惰成性确实时有发生。还是得有什么事逼着,没有外力加持,很容易就懈怠了。
今年也让我更相信命运了,好像很多事都是冥冥中的安排的一样。
写在最后
前几天一位老师说要养成写作的习惯,突然发现好久没有写文了,甚至博客的很多口令都生疏了,想想近日还是写一篇吧,便有了这篇文章,近日表达欲望降低了,看的东西越多越觉自己的无知,也就很少表达自己的拙见了。所幸的是,这篇文章也不会有太多人看到,以免露怯。
终章
2022年12月25日,新冠阳性。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任何东西一旦说出来,它就变成了一种教条,它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