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pus

Learn by making

社交媒体是个情绪收容所

如今在算法推荐的加持下,人们喜欢什么?社交媒体就生产什么。

那么人们喜欢什么呢?

或者换一种说法,人们生产什么,社交媒体就收容什么。

那什么最容易被传染呢?病毒,NO!是情绪。

所以当一个平台在信息自由流动下,最后一定是变成情绪的收容所,当然更极端的一点说法可以说是XX。因为情绪并没有太多价值,但是情绪是传播媒介很好的载体。

一条信息想被更多人都看懂甚至传播,这条信息必须是带着情绪这个通行证的。直播间的主播们为何大声嘶喊,因为他们需要调动观众情绪激情下单。感人至深的帖子之所以被转发过千是人们感动。短视频为何被人们点赞是让人发笑。

互联网是人类伟大的发明,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确实人最糟糕的发明。玩梗、抖机灵、互喷、感动才属于评论区。因为除此之外别的没有太多评论的动力。

当一切变得数据可视化后,没有数据的严肃不带情绪的知识终将会变得没有流量。

人是一种动物,不仅以食物为食,还要以信息为食。前者塑造我们身体,后者塑造我们灵魂。

我们吃不健康的食物会生病,我们忍受了太多情绪,我们会内耗,会发疯。

所以现代诞生了摇滚,摇滚是一种反叛,是一种发泄。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吃什么健康,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吃垃圾食品。我们也知道看什么更有营养,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对着屏幕刷着。

人性是一团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每个人就在得不到痛苦和得到后无聊之间摇摆。

做了这么多年社交媒体,第一次感到或许这一切没有意义,浏览量没有意义,转发没有意义。评论数更没有意义。

其实人们也不需要在社交媒体上找意义。

高处不胜寒,这世界就是有一种下坠的倾向,没有人能阻挡得了

可是,终究是满足了观众,却迷失了自我。